中欧之间的铁路业务发展迅速,高性价比、可靠性和流畅性使得铁路运输越来越吸引人。近期,越来越多中欧班列的“海外粉丝”为之发声。
知名的德国供应链和物流方案供应商Prologue公司董事总经理帕特里克·默克尔(Patrick Merkel)表示:“新丝绸之路的货运列车预订量很高。中国和汉堡之间的海运需要32天以上,但是铁路运输仅需18天。”该公司补充说,尽管客户对铁路运输的需求有所增加,但每个集装箱的运价相对稳定——平均比空运便宜50%。
Prologue公司总部位于德国汉堡,在香港也拥有分公司。海运和空运的传统业务外,如今铁路运输和中欧班列也成为他们为客户提供的服务范畴。
各大铁路公司携手货运公司,为客户推出新的铁路运输服务。6月4日,俄罗斯铁路,法国铁路和中远集团合作,推出连接江西-巴黎的路线,运输时长仅20天。货物将在多斯特克/阿拉山口(中国/哈萨克斯坦)和布列斯特/马拉舍维奇(白俄罗斯/波兰)过境点进行转运。
上个月同期,俄铁开始测试将受限货物从欧洲通过俄罗斯地区后贝加尔斯克运往中国的路线。
俄铁总经理Dmitry Murev表示:“开辟一条新路线来运输受限的货物,是增加东向、返程运输的重要里程碑。——这归功于俄罗斯铁路控股公司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运输技术中引入了先进技术。”
尽管他这句话里有不少自夸的成分。欧盟货物过境运输被禁,是大国博弈的结果。如今俄罗斯解除禁令,也是大国谋求各自利益后进行的妥协。于此,货运监测技术是为政策服务的工具而已。倒不如说,先进技术有助于中欧班列服务的高质量发展,发展方向是让客户更直接地了解货运情况,消除客户和自己货物之间存在的壁垒。
中欧铁路线上的集装箱运输量实现了极大增长。4月,联合运输物流公司–欧亚铁路联盟(UTLC ERA)的运输量创历史记录新高,达到41,200 TEU,是去年同期的两倍。
UTLC ERA首席执行官Alexey Grom说:“冠状病毒传播引起的危机,不仅给运输物流业带来许多问题,也带来了发展的机会。对于许多人来说,毋庸置疑的是,铁路已经不仅是一种替代方案,而是运速快、通达性、可靠性高的运输方式中的上乘之选。”
6月5日,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对外公布,今年5月,中欧班列累计开行1033列,同比增长43%,首次突破1000列,发送货物9.3万标箱,同比增长48%,单月开行列数和发送量均创历史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