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我们获知独家消息:最新一趟“德国快线光伏项目专列”已经发出,服务的是智能、清洁及再生能源行业客户——捷普电子有限公司。据悉,捷普电子有限公司前期在“德国快线”上进行了多次测试后,决定将自己未来发往欧洲的货物都切换到西安“德国快线”上。
这条由陆港集团多式联运公司运营的“德国快线”,每周五定期从西安发车,运输时间10至11天抵达德国诺伊斯。从最开始测试的12天,到后来11天,再到今天甚至跑出10天的速度。大半年来的追赶,只为缩短这1天,看似短短的1天时间,实际操作难度可能比20天缩至15天还要大。
2020年一季度,中欧班列“长安号”共开行656列,是去年同期的2.3倍。截止到2020年5月6日,中欧班列“长安号”开行数量突破1000列,仅用时127天,比2019年减少了78天。而在2018年,中欧班列“长安号”开行共1235列,这也意味着中欧班列“长安号”在2020年几乎仅用时半年就完成了2018年全年的任务。
今天所讲的“德国快线”,前期经过西安国际陆港集团、RTSB、DHL多次磋商和探讨,于2019年10月初开始测试,主要进行不同路线、站点的选择和切换,对各条路线实际运输时效进行比较以及相关的数据统计。通过1个月的连续测试后,2019年10月底,西安国际陆港集团邀请中铁集装箱公司、DHL、RTSB、UTLC召开五方会谈确定最终的快线开行方案并于2019年在上海进博会期间,携手DHL将“德国快线”班列产品正式向市场发布。
今年4月:西安“德国快线”抵达遥远的伦敦也仅仅只要19天。
为班列结一张“网”
正如我们反复强调的,中欧班列远不止一个终点,也远不止一条线路。无论是杜伊斯堡这座周均50列的城市,还是月通行300多列的马拉舍维奇过境点,他们都应该是这个亚欧大网络里的一个节点。
除了它们之外,中欧班列还需要去探索更多。这不意味着我们要舍弃杜伊斯堡、舍弃马拉舍维奇。今天它们的成熟,是我们用无数个昨天去成就的。
如今,我们很高兴看到了加里宁格勒作为宽轨铁路枢纽的巨大时效优势。明天,我们还期待更多的“维奇”、“格勒”和“斯堡”,出现在“一带一路”与中欧班列不断扩展的朋友圈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