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2日,成都国际铁路港正式发布中欧班列(成都)“欧洲通”产品。同日,已于日前抵蓉的全国首趟中欧班列进口肉类专列在成都国际铁路港开箱。
为充分利用欧洲铁路网络和多式联运资源,实现货物经欧洲境内分拨点的多点直达、集结,建立覆盖欧洲主要枢纽及贸易城市的线路网络,2019年底,成都国际铁路港推出了具有成都特色的“欧洲通”运输模式。
据悉,“欧洲通”作为一种全新运输组织模式,即根据客户需求,可针对按整列组织困难而又有运输需求的站点实行按箱报价,接受整列、多箱、单箱订舱,以满足不同客户群体的多种运输需求,从而提高了班列运输的受众面。
据悉,自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来,国际班列到站后使用公路运输向他国进行分拨存在一定限制,但随着“欧洲通”项目的推进,通过有效利用欧洲的铁路公共资源,缓解了因公路分拨受限带来的运输困扰,也有力促进了当前防疫物资运输需求的受理,畅通了防疫物资的运输通道。
下一步,中欧班列(成都)将进一步提高国内外货源集结能力,吸引更多对运输时效要求更高的高附加值产品,扩大整体容量、扩大运输走廊,不断延伸班列多元增值业务,满足中欧班列(成都)未来的发运需求。
6月10日,中欧班列进口肉类专列运抵成都国际铁路港,该批货物主要为白俄罗斯进口冷冻牛肉、鸡副等产品,货值2600万元,货重900吨。专列由白俄罗斯布列斯特发出,全程冷链运输,10天后抵蓉。这是全国首次以中欧班列专列形式进口的欧洲冷冻肉类制品。
受疫情影响,今年传统运输渠道运能下降,凭借班次多、运量大、稳定性强、时效高等诸多优势,国内不少肉类进口企业将目光锁定中欧班列,“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肉类正通过中欧班列不断进入中国市场,持续满足国内消费市场多样化的需求。今年以来,成都中欧班列累计进口肉类近2000吨,货值近5000万元,全力保障国内肉类供应链稳定和民生需求。
成都海关所属青白江海关副关长颜毅介绍,本次进口肉类专列申报享受了成都海关前期推出的“一单到底,两段结算”—中欧班列运费分段结算估价管理改革红利,即“境内段运费不计入完税价格”,此趟专列可节省税费约5万元。
据介绍,为确保进口肉类安全、快速通关,成都海关开设绿色通道,特事特办、即到即办,通过检疫准入信息审核、进境审批、口岸查验等多种手段实施全流程管理,在保障进口肉类质量安全的前提下加快办理通关手续。此外,根据近期肉类进口量激增的情况,海关总署拟向成都海关授权进口肉类检疫审批资质,以更大力度支持中欧班列(成都)进口肉类。
成都国际铁路港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以中欧班列进口肉类为重点,依托西南地区最为集中的冷链分拨集散中心,扩大生活物资的进口,服务西部地区民生消费需求,逐步形成成都地区辐射全国的铁路冷链运输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