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中欧班列的发展,欧洲段的线路网络也在不断拓展。这样的趋势已经很明显。与两年前我们在文章中提及的时候相比,如今中欧班列在欧洲面对的有利时局已非往日可比。
往北,是眼下中欧班列在欧洲段越来越受推崇的波罗的海区域。立陶宛、爱沙尼亚、拉脱维亚,波兰港口格但尼亚、格但斯克……最明显的例子是——近来受市场欢迎的加里宁格勒-德国线路。
往南,是已经成熟的意大利米兰线路。意大利维也纳线路也已经开通。把目光放到更远的地方,是土耳其进入欧盟的门户,背后还有不断开发的中欧班列南线——BTK-跨里海走廊。
往东的趋势也很明显。最近的中欧班列开行案例,就有乌克兰基辅、奥地利维也纳。
中东欧地区的产业结构和货源市场,与西欧相比有其独特性。其地理位置距离中国更近,意味着更短的运输里程;其政治历史环境与友好的对华态度,更利于中国资本的进入。
今天要简单说说的,是斯洛伐克。
处于中东欧地区中心位置的斯洛伐克,完全有潜力成为中欧班列在欧洲的重要节点。
斯洛伐克处在欧盟的东部边界,往东是乌克兰,两国有宽轨连接(乌日霍罗德Uzhhorod-科希策Kosice)。从斯洛伐克科希策,将宽轨延伸至首都布拉迪斯拉发,进入进入奥地利,也是欧盟、斯洛伐克和周边国家热议的规划。
往北是波兰,也是目前绝大多数中欧班列通过白俄罗斯,进入的第一个欧盟国家。往南则是距离更近的南欧国家、巴尔干地区、亚得里亚海的众多港口。
斯洛伐克政府和交通运输部门的态度很明显:这里有足够多的铁路和货物装卸处理设施,且运力远未达到饱和状态。对接中国“一带一路”倡议,迎接中欧班列抵达和过境,他们诚意满满。
2019年11月,双方签署《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与斯洛伐克共和国交通建设部关于交通运输和物流领域合作的谅解备忘录》。”
斯洛伐克经济稳定,在过去10年里是欧盟28个成员国中经济增长最快的国家之一,2018年GDP增长率4.1%,主要由内需和汽车工业拉动。
近年来,斯洛伐克贸易规模不断扩大,失业率屡创新低,财政赤字率创独立以来新低。目前,国际三大评级机构对斯洛伐克评定级别分别为:穆迪A2、标准普尔A+、惠誉国际A+。在世界银行颁布的《2019年营商环境报告》排行榜上,斯洛伐克在190个经济体中经商便利度排名第42位。但斯洛伐克经济外向度高,工业和贸易过分依赖汽车产业,抵御外部风险能力弱;东西发展水平不平衡,表现为西强东弱。
经济结构中的支柱
汽车产业在斯洛伐克是什么样的存在?
—— 汽车制造从20多年前就成了斯洛伐克的支柱产业。2013年的数据,汽车产业占全国GDP12%。2015年,汽车产业占工业总产值41%,占全国出口额26%。
—— 全球汽车大厂(如大众、标致、起亚、捷豹路虎等)在此设厂。2019年汽车产量超过110万辆,人均汽车产量继续稳居世界第一。2019年,汽车产业占斯洛伐克工业生产和出口的比重分别达到49.5%和46.6%,直接雇佣员工达17.7万人,间接创造就业岗位达27.5万个。
对华企业合作
中国企业已在斯洛伐克开展投资合作的企业有联想、华为、中兴、青岛软控等。
在斯洛伐克的支柱汽车产业领域,2014年中车集团收购德国ZF集团旗下BOGE斯洛伐克汽车零配件厂,航天科工海鹰集团旗下IEE斯洛伐克公司投资扩建新工厂;2016年天津长荣印刷设备股份有限公司收购海德堡旗下的斯洛伐克工厂;2017 年上海延锋汽车内饰系统有限公司在斯洛伐克投资设立研发中心。
铁路网络…未完待续
斯洛伐克,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中的宝藏之地,还有更多的合作潜能有待挖掘。今天开个头,过两天我们再来仔细聊聊他们的铁路和运输枢纽。